发布时间:2023-11-30 16:05:55
近年来,十街乡建大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申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十百千万”示范工程,不断探索“民族团结+文旅融合”协同发展的路子,助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为美丽彝乡再添一网红打卡点。
聚焦项目建设,打造绿美村庄。按照“农旅融合”发展思路,科学制定建设方案,规划建成120平方米的乡村文化长廊1个、新增田园钓台12个、景观小品1个、园地休息凉亭1个,建成集稻田旅游体验区、乡村特色彩绘区、特色儿童娱乐区、田园垂钓体验区为一体的综合旅游休闲区。同时,将主干道两旁墙体进行统一规整美化,推进裸房墙体彩绘,为200多平方米的墙面披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文化“新衣裳”,用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变化,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聚焦资源整合,壮大集体经济。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稳步扩大烤烟、玉米、冬早蔬菜的种植规模,同时围绕水稻产业优势,积极探索“民族团结+文旅融合”协同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稻田养鱼,以谷花鱼美食节为依托,举办“摸鱼大赛”“特色农产品展销会”“长街宴”等系列活动,不断打响“谷花鱼”“丰优香占米”“小榨红糖”的知名度,全方位吸引客流,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玩”在乡村、“乐”在乡村、“吃”在乡村、“购”在乡村的景象在十街繁荣发展。
聚焦管护并举,谱写和谐篇章。将建大村巩固提升“十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纳入政协“院坝协商”议事会,让群众针对基层治理、庭院美化、人居环境整治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协商议事并达成管护共识,有效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村组干部定期入户宣传,群众严格落实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人居环境整治“6+1”项制度、门前“三包”制度,增强环境卫生意识,让人民群众当好“守护者”,发挥好保洁员作用,营造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共同守护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