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塔区新闻网
  1. 首页
  2. 概况
  3. 正文

易门县简介

发布时间:2022-07-13 16:40:16

易门是国家对外开放县和云南省革命老区。易门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宝藏较多。历史上铜矿的采冶使之成为重要的产铜基地,有“铜都”之誉;盛产瓷器又被称为“瓷器之乡”和重要的陶瓷建材基地;距今一亿五千万年的勺齿类恐龙化石群的发现,使易门成为“龙之故乡”。易门还是野生食用菌丰产地、“云烟之乡”的重要成员,是一个山川秀美、人杰地灵、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地方,有“滇中水城、菌乡易门”之称。

1

易门县地处云南省滇中西部,玉溪市西北部,位于北纬24o27ˊ~24o57ˊ、东经101o54ˊ~102o18ˊ之间。易门县东与昆明安宁市、晋宁县相接,南连峨山县,西邻楚雄州双柏县,北与禄丰、安宁两县市接壤。县人民政府驻地龙泉街道海拔1570米,东南距玉溪市政府所在地红塔区110千米,东北距省会昆明市94千米,县域东西横距44千米,南北纵距57千米,总面积1 571平方千米,坝区和河谷面积占3%,山区面积占97%。2016年,全县辖2个街道、1个镇、4个乡,即:龙泉街道、六街街道、绿汁镇、浦贝彝族乡、十街彝族乡、铜厂彝族乡、小街乡。共设39个村民委员会和1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有746个村(居)民小组,801个自然村。2017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8.11万人。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属益州郡所领双柏县,辖境包括今易门、双柏、新平。至两晋时期,所属县名不变,郡名数次变更,属建宁郡或晋宁郡。唐时,属钩州所领唐封县境。南诏兴起,属拓东(今昆明)节度使辖地。大理政权时,属鄯阐府,“使高福世守其地”。元至元四年(1267年),在易门立夷(洟)门千户所,属巨桥(今昆阳)万户府,十三年(1276年),改为置县,因县“西有泉曰夷源,讹作易门,”隶属中庆路所领昆阳州。明朝时,属云南府昆阳州,清代因袭未变,民国时属滇中道。1950年1月,属滇中专员公署,3月后属玉溪专员公署,1970年后属玉溪地区,1998年6月28日起属玉溪市。

易门县境内最高点为北部小街乡甲浦老黑山顶雀窝尖山,海拔2 608米,最低点是绿汁镇南部炉房村旁易门与双柏、峨山交界处的绿汁江面,海拔1 036米。地形特征为东、北、西三面高山屏立,中部是溶蚀性盆地,东南面为中山河谷地带,全境状似马蹄。江河沿岸受河流切割影响,较陡峭,山谷相间、地形复杂。属中亚热带气候,受地形地貌的影响,立体气候明显,县内具有热带到温带的气候类型。2017年总降水量981.4毫米,年平均气温16.7度,日照时数1963小时。

2

易门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类型气候孕育了丰富的生物、水利、矿产资源。自然植被包括7个地方型植被和13个植被地段,已知其利用价值的植物资源共317种。水利资源蕴藏量56633千瓦,地下水年增均流量8470万立方米,大龙口水质优量,日出水量960立方米。矿产资源有铜、铁、铅、锌、白钙、磁土、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等金属非金属。易门是云南省主要铜矿产地之一,有大小矿点50余处,由易门矿务局进行开采,铁矿储量2400多万吨,大小矿点10余个,瓷土储量100万吨以上。

2017年,易门县完成GDP100.5亿元,同比增长17.6%,经济发展继续走在省市前列。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55774元,比上年增加8300元,增长17.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4501元,比上年增长8.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516元,比上年增长9.1%。

易门县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抢抓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创建等机遇,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贯彻落实“稳增长”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创新强县、开放兴县、共享和县”发展战略,找准问题导向,破解发展瓶颈,全力调结构、促转型、稳增长、惠民生、建生态,以重点工作突破推动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相继列入国家资源枯竭城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创建试点,是中国西南建筑陶瓷生产基地、中国·云南野生食用菌交易中心、云南省重点培育的工业强县、云南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云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云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中国楹联文化县、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先进平安县、省县域经济先进县。2017年荣获云南省县域跨越发展先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