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30 09:13:11
一、基本概况
六街街道位于易门县城北部,是易门县第二大建制镇,东接安宁市,西接铜厂乡、小街乡,南接龙泉街道,北接禄裱街道、土官镇,距昆明68公里,距县城20公里,距玉溪124公里,是滇中城市经济圈中昆明、玉溪、楚雄三州市的交汇点,独特的区位使得六街街道成为易门的“北大门”和推进昆玉一体化、连接新昆明的“桥头堡”。平均海拔为1797米,最高海拔2570米,位于栗窝村飞山顶,最低海拔为1633米,位于柏树白泥田河面。辖区平均气温为16.8摄氏度,其中最高气温33摄氏度,最低气温零下2摄氏度,霜期145天。
人口、民族
六街街道总人口25617人,少数民族人口5292人,占总人口的20.66%。
行政区划
六街街道辖区总面积221平方公里,共辖5社区(茶树、二街、柏树、六街、旧县),2个村委会(铁厂、白邑),73个自然村,97个村民小组。
自然资源
六街街道辖区森林总面积29.3万亩,森林覆盖率81.5% ,境内拥有总面积3168.3公顷的易门县翠柏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翠柏蓄积量高达 7130立方米,约14万株。六街是滇中石灰石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区域,全街道石灰石资源储量达251亿吨,且钙元素含量高,磷、硫有害元素含量低,是冶金熔剂生产的优质资源;境内有易门县蓄水量最大的岔河水库,共有大小库坝53个(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7座,小塘坝43座),总库容4181万m3,水体面积达2550亩,水资源极为丰富。
综合经济指标
2016年,全街道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64亿元;完成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5.36亿元,实现农业总产值3.74亿元,同比增1736万元,增长率为4.9%。实现畜牧业产值24605万元,同比增长1127万元,增长率为4.8%。农村经济总收入为77680万元,同比增长7951万元,增长率为11%;农民人均纯收入11775元,同比增长1167元,增长率11%;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00元,同比增长10.9%。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9 : 59 : 22。
农业
六街街道现有耕地面积2.45万亩,人均1.03亩。农业主要以烤烟、蔬菜、水果种植为主。2016年完成烤烟交售量108万公斤,交售金额3487.88万元,均价为32.29元/公斤。近年来六街街道积极发展葡萄、草莓、花卉、苗圃等特色农业,2016年全年粮食总产量1027.05万公斤,比上年增长2.2%。蔬菜种植面积4520亩,总产量6225.5吨,其中:小香葱100亩,菜豌豆2500亩(其中荚豆400亩),洋芋200亩,辣椒600亩(其中美人椒300亩),山药50亩,杠菜350亩,早包谷100亩,其他菜瓜果620亩。种植葡萄770亩,花卉300亩,三七250亩,草莓100亩。发展稻田养鱼200亩。积极落实畜牧惠农政策,加快发展生猪、家禽两大优势养殖产业,在加快发展中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现有规模化养殖小区7个,2016年末全街道生猪存栏32705头,比上年同期增加755头,增幅为2%;牛存栏5516头,比上年同期减少174头,减幅为3%;山羊存栏8120只,比上年减少130只;家禽出栏328.1万只,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38.9万只,增幅为13%。家禽存栏95.9万只,比上年同期增加18%。禽蛋产量436.9吨,比上年增9%,肉类总产量11778.9吨。
工业
六街街道现有工业企业6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户。2016年全街道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6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9858万元,上交税金4919万元,规上企业从业人员1708人。
文化
六街佛教和红色文化渊源流长,自古有佛教圣境之称的静乐庵建于西汉年间,位于茶树社区三贤村境内,是市级重点保护文物,属易门县八大景观之一,在禄裱、昆明佛教界享有盛誉,历年来游客、香客众多。始建于元末明初的高峰寺,地处二街社区境内,更是以“有求必应”而闻名,全寺共有殿宇59间,铜像82尊,虔诚的人们还在寺内挂有无数匾额、檀联,寺院内参天古树,奇花异草,更是让人赞不绝口。以求子闻名的“娘娘庙”—天然寺,也因其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及求子必应的传说而受到无数香客的青睐。新中国解放前,易门县城首府曾建立于旧县,孙兰英、赵小峰等烈士为了易门革命和解放事业,为此付出了鲜血和生命。抗战时期的地下兵工厂、旧县书院、赵小峰故居、李家祠堂、米川乡政府遗址等10余处革命遗址极具挖掘潜力和发展优势,藉此具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六街红色文化以追寻烈士遗迹为依托,以孙兰英殉难地为载体投入40余万元,修建纪念碑、围墙、停车场、硬化水泥路等设施,整个设施占地面积达2446平方米,纪念设施由旧县社区居委会管理。孙兰英烈士殉难纪念园成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于2012年6月列为易门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教育
六街街道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工作。按照“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的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思路,初步确立了茶树小学的“茶韵茗香”、二街小学的“传统文化”、柏树小学的“民族和谐”、旧县小学“红色校园”、白龙小学的“水木校园”、“足球校园”、六街小学的“百年书香,奠基幸福人生”的校园文化构建。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启动茶树小学教师宿舍工程、二街小学教师宿舍工程、旧县小学主体教学综合楼工程建设,使得学校规划布局更加合理规范。完成六街中小幼儿园附属二、三、四期工程,确保了六街唯一的一所公办幼儿园于9月1日准时开园、开班办学。完成六街中学思明楼修缮加固,学生铁床楼梯和护栏、危险路段加装护栏、路灯、摄像头、报警设备及学校后山5亩土地征收工作,使得学校发展的前景越来越好。
医疗卫生
2016年,六街街道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工作,抓实抓牢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和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为91.79%,开展健康教育讲座48期,参与人员943人次;开展公众宣传11次,咨询人数4686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余种共计12344份。加强计划免疫、计划生育、卫生监管、儿童保健、孕产妇检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防治、重性精神病监管和传染病防治工作。投资260万建设六街卫生院综合业务楼,现一楼工程已经完成;投资18万元完成铁厂、白邑村委会卫生室修缮及医疗器械配备工程,群众就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基础设施建设
2016年累计投资8000万余元,完成新农村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水利设施、百千工程、扶贫整村推进等项目110余件。实现六街供水工程全线竣工通水,日供水量可达0.6万m?,建设完成28米宽市政道路泰安路。完成武易高速二街服务区、柏树山凹互通立交扩建和二街制超站、浑水塘至马家箐道路建设的土地征收及补偿款兑付工作,完成土地作价入股7881万元。做好项目建设和企业落地服务协调保障工作,促使禄脿至易门天然气支线(六街街道段)管道工程项目建设圆满完工。完成650口 “彩虹水窖”建设任务,新建农村公路3条共计17公里,完成柏树社区为民服务站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完成集镇核心区街道改造,高标准建设完成青平路。
二、发展思路
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市县委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和省市县发展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努力把六街建设成为县域北部的重要工业经济增长极、新型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验区、食品药品加工基地、县城以外的综合服务副中心、物流集散的枢纽地带、融入滇中经济圈的前沿地、充满发展活力的新空间。
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
2020年力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实现现价增加值226860万元,年均增长19.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34030万元、第二产业完成140655万元、第三产业完成52175万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至15:62:23;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14324万元,年均增长15.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93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304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贫困。城乡统筹更加协调,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社会建设更加和谐,群众生活更加幸福,主动融入滇中城市经济圈的步伐更快,易门“北大门”的窗口形象更具影响力,“米川坝子”的发展景象更加欣欣向荣,与全县人民共同迈入小康社会。
发展战略布局
加快形成“一轴、一中心、两片、两带、三冲”战略布局。一轴,突出茶树、二街、柏树、六街四个社区在全街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沿安丰营—易门二级公路轴线,布局工业、物流、现代农业。一中心,充分发挥六街集镇在商贸、信息流、交通枢纽等方面的带动、辐射功能,富集要素,提升人气,加快集镇规划修编,依托泰安路,集镇将向南面延伸,力争启动泰安路沿线综合开发,规划建设集商贸、物流、住宿餐饮、住宅等为一体的综合商贸区,着力打造紧随县域发展的副中心。两片,按照易门工业园区“一园五片区”规划,形成麦子田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金属制品片区,二街老虎冲轻工、装备制造、高原特色食品生物药品加工片区,把六街打造成滇中城市经济圈新型产业基地。两带,生态农业产业带。着力培育旧县—铁厂—白邑生态农业产业带,加大土地流转,培育发展种植大户,大力发展以药材、水果、花卉、无公害蔬菜为主的现代高效农业。旅游观光产业带。开发二街—小河—岔河—双龙潭—上下白邑—干箐—沙河—猫猫凹—樟木箐—平滩子沿线旅游观光产业带,推广种植适宜当地条件的观光作物,建设农业观光园、湿地公园、双龙溶洞、野生食用菌及林果采摘园、彝族风情园等旅游景点,发展集徒步、骑行、登山、探险、观光、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的“农家乐”旅游业,把六街打造成昆明都市圈西南部特色休闲旅游目的地。三冲,二街社区芦柴冲、迤栖冲,茶树社区花冲。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以发展稻田养谷花鱼和5万多棵野樱桃的嫁接改造为主打,发展林下野生食用菌及林果观光采摘、生态茶园观光采摘体验品牌。“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集休闲、美食、娱乐一体,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产业发展发展重点
紧紧围绕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药、资源循环利用等主导产业,加快工业转型发展步伐。规划建设四个产业集聚区,即食品、药品工业园区(生物制药、绿色食品加工);建材(矿冶)工业园区;数控机床及装备制造工业园区;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培育发展与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生产性服务业,把六街打造成为特色工业小镇、县域北部的重要增长极。